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工人才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化工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成为高校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人才的培养目标。BEAT365唯一官网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多年探索实践,构建“一体两翼、学做并行”化工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创建化工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达成的新途径;科学设计,形成“一体化、多层次”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新机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提出“理念培养-技术实践-素养养成”递进式绿色化工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了以“绿色工程”为核心的地方院校化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三层次训练的“绿色化工+”综合实践教学新机制,为培养服务双碳战略的新工科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一、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化博学,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以高水平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学校“国内知名、区域领先的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双碳”战略和区域化学化工行业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学院设置化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应用化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专业。目前,化学(师范)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专业,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专业、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增设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本科生1000余人,省级教研团队6个,“化工实践教育中心”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党委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01班获周恩来班和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1705、1801、1803、2004班等多个班级获周恩来班创建奖。
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用杰出教师的奉献、创新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强化价值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学科和企业平台资源,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分层次、个性化”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加大资源开发,科研反哺教学,适当提升课程难度、拓展课程宽度,建设高水平教学资源;突出持续改进,构建学生、单位、高校、校友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规模、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
图1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思路
二、多维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1. 立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宽度。实施“分阶段、递进式”技能训练,提高实践实战力;学研融合,“分层次、个性化”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融入“绿色工程”教育理念,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绿色工程特色鲜明,提升服务“双碳”战略能力。《化工原理》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江苏省精品课程。相关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育教学奖励20余项。编写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6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项课题获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立项,7个教学案例入选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教改项目。获批校级虚拟教研室培育项目和校级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新增校级实践教学基地3家;校级教材立项建设2部。
图2 化学专业立体化培养模式
图3 应用型专业“绿色工程”特色立体化培养模式